2020数字人文年会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深度聚焦数字人文的中国问题,以“积淀与超越:数字人文与中华文化(Benevolence and Excellenc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Chinese Culture)”为主题的2020数字人文年会于2020年10月19日-2020年10月21日在上海举行。
开幕式
10月20日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专家和嘉宾有:中国索引学会理事长、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中国索引学会秘书长杨光辉,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林峻、刘炜。另外,国际数字人文机构联盟主席Elisabeth Burr教授在线参与了会议。
由于受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云交流”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线上线下研讨互动、网络会议与多平台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与不能到会的专家、同仁在“云中”相聚,共襄盛会。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何毅主持。
开幕式上,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致欢迎辞,他表示“数字人文”对于实施积极的文献抢救性保护、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专业学术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大家借助会议契机,尽情分享各自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和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属于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的独特内涵。最后他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楼巍致欢迎辞
中国索引学会理事长刘承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当代中国蓬勃发展会为数字研究提供广阔的舞台,索引研究和数字人文有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成立数字人文专委员会意义非凡。他表示,此届会议必将成为践行数字人文发展愿景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促进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不断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并推动数字人文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索引学会理事长刘承功致辞
国际数字人文机构联盟主席Elisabeth Burr 教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开幕式并致辞,她提到,在特殊时期本次会议机会难得,会议期间各国专家学者以现场和视频方式在主题论坛上发言、交流,将进一步推动学术发展,她希望大家可以从论坛中受益,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Elisabeth Burr 教授致辞
今年7月,中国索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工作会议在上海复旦大学顺利召开,通过讨论表决同意学会增设“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上海图书馆。现场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机构联盟)十位成员单位代表纷纷上台签字并合影留念。
中国索引学会数字人文专委会(机构联盟)
成立仪式合照
主旨报告
在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筹)主任潘志庚,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比较与数字人文教授Diane Jakacki,三位主旨报告人作了精彩的报告,主旨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惠玲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惠玲主持主旨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在主旨报告《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中提出了“万物皆媒,物力增强人力”的观点。她指出,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等,可以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帮助人获得更强的信息获取与判断能力;通过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数据,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与状态、人所处的环境等。她认为,人与机器不是“你进我退”、“彼长此消”的关系,5G、物联网、AI技术的发展,将共同促进“传感器新闻”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作主旨报告
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筹)主任潘志庚作了《基于VR/AI的数字文化遗产》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况及应用,阐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传承的关系,也指出了数字化保护和传承存在的问题,如当前遗产保护注重物理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缺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主体的语义表示和形式化表达方法,文化遗产呈现和传承方式局限于数字化重现,缺乏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等。最后,他分享了数字奥运博物馆、京杭大运河等相关案例研究成果。
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筹)主任潘志庚作主旨报告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比较与数字人文教授Diane Jakacki通过线上形式作了题为《绘制Z轴:重置空间人文的过去与现在》报告,她介绍了数字化的城市研究方法,表示借助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研究有着非凡的意义。她还举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项目Reed London,将伦敦城市相关制作成数字地图,通过挖掘实现历史重建,分析现代伦敦如何运作,展示了数字化在人文社科方面的应用。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比较与数字人文教授
Diane Jakacki作主旨报告